2007年1月28日星期日

web:读麦田记载的谢文,keso谈天有感

今天一口气读完 谢文、keso、麦田新年对话,深有感触,觉得这里面最有思想最有才还是谢文。不得不让人佩服。

麦田就不说了,跟我一样,小毛孩一个。keso洪波就像谢文所说,他的博客挑出一点还说还有些道理,但是雄才大略,能够整个通盘的观察互联网这个产业的,三个人里只有谢文一个了。有点像我认识的一个人:)

那篇文章很长,所以说一口气看完还是有点累人的,这里把我觉得很有道理的条条整理出来,大家共同长长知识:

第一是共识,现在的互联网产业不健康,具体怎么个不健康法,总结就是中国特色太多,美国特色太少。什么是中国特色?一个是政府官僚体制对互联网的阻碍(看看我们的小胡主席前些天开会又要科学管理互联网了,什么东西共产党一管都是死,不知道这一管,互联网能不能撑得住……)

二个是网民整体素质不高,这个问题也要命,所谓明辨是非,中国人现在早丢到八百里外去了。现在那些根本没有脑子的网民只管成王败寇,哪管是非曲直……三个是病态社会造就病态互联网,大家都急功近利,大家都把孙子兵法运用的滚瓜烂熟,就是大家都不会自己创造一些新的东西。
大概创造,遵守规则,明辨是非这些词以后都要归结到美国特色里去了。

第二是谢文对社区,对互联网2.0的精辟阐述。我总结几点,有的是我的理解(用蓝色),有的是谢文原话。

谢文认为国内现在没有成功的web2.0企业。都是有心计的web1.0或者改名传统产业公司。

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最大区别:互联网行业的利润率高,成长性高。现在真正的危机其实是成长性,你看前几年中国互联网企业都是翻番,甚至翻几番;现在你一问,都是追求年增长30%,这就非常危险了。再掉,再掉,到年增长率15%,20%的时候,你就是传统产业了。

对"web2.0"的理解:我觉得1.0和2.0真正的本质――1.0是以“信息”为中心,信息的获取,整理,使用,交换,收藏,查询,它的核心是“信息”。这个是对的,因为互联网的核心是把一切都信息化了。web2.0的核心是把对象转换了,它不再是以“信息”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当web2.0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无法命名,先取了一个名字;我觉得现在这个词语是站住了。以“信息”为中心的互联网,经过十几,二十几年来的努力,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而现在正在转换为人,以网站真实的人、全面的人、丰富的人为中心,重组互联网。比如keso说的,正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体现了人的民主性;也如麦田说的,正因为现在不仅是信息,所以需要人与人的服务。所以如果我们学术的说,就是对象变了,现在是“人”。在web1.0时代,由于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信息的,所以没法交往,比如我在联众遇到的麦田是玩游戏的,在donews遇到的麦田是IT的等等,而现在以人为中心,在重组人。以前是有100个网站的信息,我得去找它们;而现在是100个网站的信息都在向我靠拢。以“人”为中心重组互联网,就是我认为的web2.0。

关于"you": 我的交往是那个数量级的,我也就是那个数量级的。所以一部分我,是被你们给定义的。自我描述、行为模式,交互评论,这三者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社会化搜索是搜这些的!这里面,行为模式的判定是连续变化的,非常复杂。所以我说web2.0是一个更大的概念,而社会化搜索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认为搜索依然是关键,google整合信息的能力是web2.0必不可少的基础。

网站的大:要流量大,收入大,成长的机会大,成长的空间也要大,要能成为第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craigslist,youtube,facebook,我认为都比myspace低一档,就是这个意思。Myspace理论上可以把上面三个网站都包括进去,但是反过来,上面三个网站不可能包含 myspace,从这个意义上来说,myspace就是大,而那些就是一个垂直的“大”。垂直的也有成功的,但这些不是我说的成功的“大”。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数据,说myspace生气了,自己也做了视频,而现在上面每天用户上传的原创视频数已经超过youtube了。这可以用一个比喻,比如北京的川菜馆,可能比四川眉山的川菜馆还多;北京的纸媒,好像比全国其他地方所有加起来的纸媒还多。这就是大型综合社区,它其中任何一个垂直方向都能做到比垂直社区大。但反过来就不是。
在某一个时段,你要有一个运营的重点;就象北京2008就是主打奥运会;但是这不妨碍你有一个大的结构。这两点是并行不悖的。我没有说要做一个全面展开没重点。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方法往往不是最好的。你把网站结构作出来,让市场用户决定哪个方向是你的主攻方向。其实我们写博客也是一样。我当初开GG派并没有想写blogger技术,我想写的是google 互联网观察。但是当时想激咖啡鱼写快点,就写了两三篇,写了以后效果不错,现在变成一个主打的文章方向了……

web2.0的一个特点:社区的氛围还是很重要的,开始要有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麦田你的蚂蚁社区就有这个问题,你不可以目标那么明显,人家还没开始生活呢,你这里就要开始商业销售了。就和当年美国挖金子一样,你特别想挖到反而不行。所以我说麦田你开始的目的性不要太强,反而能够实现。杨勃(阿北)也有这个问题。他的读书是有了,但是他 缺那种无目的的,闲适的,家的感觉。功利心太强。一上来就是想读书,已读书,等等,以书会友,这让我一上来有压力啊,自觉不自觉的,就希望说出惊人之语, 语不惊人死不休。

要让大家有“家”的感觉。人都有这样的时候,懒散散地趟在沙发上发呆,不知道干点嘛;你要先给大家这样的感觉。然后等他休息够了,他振作起来,自然知道做 这个,做那个。所以我觉得web2.0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对真实生活的模仿过程。谁模仿的最接近,谁最让用户感觉是自己的家,谁就赢定了,无非是早赢晚赢的 问题。反而,你如果功利心太强,那你最多做的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不是真正的城市。你去义乌看看,100万人口,70万是来做生意的,所以这个城市很难做 大。但你麦田和洪波都不是北京人吧,但问你们为什么来北京,现在要你们离开北京,七八条理由你们说也说不清,但就是离不开北京了。真要是让大家离不开了, 你麦田的蚂蚁别一开始让人家填什么品牌,散开了做,这样才能做得大。所以,我也从来不怕把我这套说出去,说出去别人做也不一样,因为它是一种理念,一 种。。。

所以洪波你有的评论写的特对,到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比如你写我的,说到点子上了,但你就是缺一点系统,展开;而麦田呢,麦田是比较系统化的,但麦田总差那么一点,有些话特对,我觉得语录级的,但就是差那么一点,没办法实现。其实web2.0难就难在这点。原来大家都是零散的,破碎的,一点点的做事,但web2.0就是越来越向真实的逻辑靠拢

后面他们讨论的这个结构的力量就是制度的力量,我学经济社会的,所以我在这一点上很有感触。当初我99年刚刚上网的时候就主动在论坛上宣扬这么一个词:制度经济学。制度不仅有经济学的意义,而且有社会学的意义。你看现在很多中国人为什么动不动就喜欢自称某人的fans,动不动就自认家奴?很简单,满清开始到现在,国家制度上是一个奴性制度,越有奴性,越喜欢表衷心的人升迁越快,几十年还看不出影响,几百年影响就显现了,整个民族表现出了奴隶性。这一点上可以说当初日本人分析的很对,中国人已经被满清奴化了,所以杀个几百万就会臣服于日本。只不过日本人当时没有估计到当时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不过是世界大棋局上的两颗小棋子,美国人,欧洲人不可能让你日本人占领中国,否则世界力量就不平衡了。而且中国人本身虽然有奴性,但是想要生存的性在怎么样也比奴性强啊……毕竟奴性本身正是中国人为了生存而适者生存产生的。所以当时日本不杀中国人,如果反而像在河南那样发放粮食,帮助当地人,就会有大量河南人帮日本人打中国人的现象。可惜日本毕竟国家太小,没有那么多粮食发放,没有那样的实力,所以日本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占领中国。

扯远了,我说的这个制度在互联网进入2.0时代的时候,互联网越来越模仿生活的时候,就越来越有互联网的经济意义。用谢文的话说,就是“相信结构的力量,相信内在的推动力!”“我们追求内聚力量。”

一个良好的三权分立的国家制度创造了美国。一个良好的公司制度则能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同样,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社区网络的结构,能够创造出一个伟大的网站!


最后一点就是国内的互联网需要一个良性的开端,需要理解品牌信任本身会降低商业交易成本。这个价值对整个产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这里对比一下移动公司,当初sp满天飞,到处骗钱的时候人人自危,哪个敢订阅什么业务,都是被骗着订阅的。后来移动强力监管,移动的那些sp死了吗?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反而大家敢在移动那里花钱订东西了。

我就是习惯了移动,换了联通之后,以为随便订点东西无所谓。结果差点把人气死。消财免灾吧,不想浪费精力跟他们紧纠缠。结果第二个月又扣!?老子日了,一个电话打到信产部去,前前后后扣的钱给我双倍返回来!然后还要给我登门道歉!气是消了,但是再也不敢订联通的东西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奉陪,还是怕了……

所以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要懂得培养这个长期的品牌信用,就像google这样。这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东西。

最后再次发表我的一个观点:完全不看好蚂蚁社区。麦田很多东西上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理论和实际总是有区别的。


7 评论:

IwfWcf 说...

我对他们的这次新年对话十分失望,我基本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

http://www.hecaitou.com/?p=1312

GG 说...

我去看了你推荐的那篇文章,不赞同他的观点,而且我觉得那个三人行根本没有观点。

就像我在文章后面说的,理论和实际有出入,而像麦田这种擅长理论的人很难搞好实际。

所以无论谢文,麦田还是keso,也许都搞不好实际的东西,但是不妨碍他们的理论正确性。

而真正搞好实际的,可能本身也总结不出那些经典的理论。

其实我说那个谢文像我一个朋友也是,我的那个朋友就是说起来宏篇大论,不晓得几厉害,那是指点江山阿……不过实际呢,搭上80年代的顺风车算个亿万富翁吧,不过他也就停在那里了。

我那个朋友的理论也有可取之处,问题在于,他们的理论建立在他们狭隘的视角上,导致了他们的理论不一定能在实际中运用。

但是这个狭隘视角的理论本身的逻辑依然是正确的,值得学习的。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跳出自己的视角,所以才说做理论的人很难搞好实际的东西。因为他们太详细自己建立在有限信息上的理论了。

GG 说...

更正两个字:因为他们太相信自己建立在有限信息上的理论了。

IwfWcf 说...

但我认为如果理论不符合实际就是错误的理论,而实际出了成果后自然会有人为其总结理论

GG 说...

那么按照你的逻辑,下一次运用这个理论,肯定也是错误的。因为下一次的实际情况肯定不会和上次运用成功的实际情况一模一样。就像现阶段的网民是1.37亿,大概有3000万知识型网民,还有8000万网民是民工,小学生,初中生,但是几年后这个数字就会变化,相应的,能够成功利用炒作,流氓软件等手段达到目的的理论,几年后网民整体素质提高以后可能就完全不适用了,是不是现阶段的营销理论就是完全错误的呢?

实际上,连物理学定律也是如此,很多定律后来发现在量子世界就完全不适用,但是我们能说这些定律这些理论是错误的吗?

那么这个世界没有正确的理论了……

所以我们学习理论的目的,并不一定是死搬硬套的非要这个理论适用于一切情况,必须是绝对正确的。——那是电脑要求的,人脑区别于电脑就在于人能够融会贯通,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有创造性地思维,不要跟电脑一样变成死脑筋……

IwfWcf 说...

但很明显,他们所讨论的这一理论在目前来讲并不是正确的,至少不是完全正确的,而我也从来没有表示过这一理论在日后也一定是错误的。但如果去讨论一个目前不是正确的,日后不知是否是正确的理论,我不认为是一个有价值的讨论。麦田对这次对话的注释中提到对于社区开发从业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如果不是针对目前而言,我不认为有任何参考价值。目前搞社区的没多少人有这个成本去为一个不知在日后多久才有可能算是正确的理论进行实践。

无疑多知道一个理论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你不是搞社区的,就算知道一个日后可能是正确的理论又如何呢?没有任何实践例子用以证明这一理论,那对这一理论的探讨也只能是基于一个浅层次的探讨。

GG 说...

不是吧,我觉得谢文总结的一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要仔细体会。

成功这个东西,有时不是理论正确就能做到的。

发表评论: ☆欢迎灌水☆言论自由☆交流快乐☆